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严重通货膨胀

一般而言,较为理想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在2%~3%,这也是多国货币当局的目标之一。而通货膨胀率在10%以下时被称为爬行式通货膨胀;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时被称为奔跑式通货膨胀,这种通货膨胀水平已经对经济产生了恶劣影响;而物价出现天文数字式的上涨时被称为恶性通货膨胀。CPI和GDP平减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指标。


以5%的通货膨胀率为标准衡量,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、50年代末、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―1980年、1985-1989年、1993―1996年,以及2008年发生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。其中1961年的通货膨胀水平达到15.1%、1988年的通货膨胀水平达到18.8%,而1994年的通货膨胀水平更是高达24.1%。


20世纪我国的通货膨胀往往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投人相关。政府主导的对工业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,尤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,财政金融不分家,因此资金的投人对国家财政的依赖较高。大规模资金投人导致财政支出攀升,财政赤字扩大。为了弥补赤字,国家超发货币,引发通货膨胀。崔惠民等人的研究也验证了在政府融资体制下,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。


例如1960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上升到12.5%,随后1961年出现了高达15.3%的通货膨胀情况;同样在1979年,我国的财政赤字率上升到11.8%,随后1980年出现了7.5%的通货膨胀。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金融系统在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,财政对经济建设的直接投人份额相对降低,而金融系统通过贷款融资的份额提升,货币乘数远高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。因此可以看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,通货膨胀水平远高于财政赤字水平。